极梦原文学>科幻>大唐贞观一书生 > 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句丽的造作
    许敬宗来到中书省对褚遂良说道,“这次派往会盟的官员已经定下来了,门下省选出了这么几个家伙。”

    褚遂良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这些人的年纪太大了,都是前朝留下来的老臣了。”

    “我也这么觉得。”许敬宗说道,“门下省还都是一帮老家伙再做事他们选出人的来也是这些老家伙其中的。”

    “让裴行俭去如何,再让薛仁贵护送。”褚遂良说道,“当初讨伐大食的时候裴行俭和薛仁贵也在吐蕃,不如让他们去,他们也对西方的局势清楚,办事也会容易很多。”

    “裴行俭?”许敬宗疑惑说道,“裴行俭如今掌管着兵部,他要是去了波斯,那兵部的事情谁来管。”

    “兵部的事情我会安排的。”褚遂良淡定说话。

    “那也好,也实在找不出比裴行俭更合适的人了。”许敬宗点头,也听明白了褚遂良这么安排的意思,促成这次会盟是一个大功劳,至少可以免去了兵灾,而且如今朝中更是新老交替每天都有人在晋升或者有人被派遣下去,这一次如果裴行俭立功说不定可以从兵部的六部中进入三省,褚遂良的一句兵部的事情他来安排,看起来他是打算把裴行俭当作下一代三卿来培养了。

    如今的年轻人最翘楚的两位就是狄仁杰和裴行俭,裴行俭小小年纪成为兵部尚书,也是第一次科举榜首成为长安令的人,

    “除了裴行俭其他人员就你来定吧,别指望门下省的那帮老家伙,多给年轻人一些事情做。”褚遂良嘱咐道。

    “好,我这就去办。”许敬宗说完就离开。

    褚遂良的目光落在眼前的奏报上,中原的粮草再次送入高句丽之后立刻又和倭国开战了,高句丽在战争中尝到了甜头,收集了不少资源尤其是不少的矿产,看完之后褚遂良对高句丽王的做法嗤之以鼻,现在高句丽已经恢复了元气,如今要的不是开战而是治理。

    一个国君要是不懂攘外必先安内,高句丽迟早还要出事,高句丽也是大唐的属国,大唐给了高句丽这么多东西,如果高句丽不能安定下来好好发展以后拿什么来还给大唐,如今大唐给予高句丽的都是要收回来的,而且要连本带利的收回来,高句丽拿着大唐给的资源这么胡搞可不好,让人太不安心了,给高句丽王写了一封信盖上中书省的印信之后交给一旁的小吏。

    褚遂良嘱咐道“立刻快马加鞭送往倭国交给倭国的国君。”

    “是!”小吏急匆匆离开。

    顾家

    顾青虽然坐在家中不过海贸的进行他一直让人盯着,今日是民夫派往东海的日子,一万多个民夫在海贸司前准备前,李治派出了薛仁贵的同乡,薛稽带人前往倭国。

    李治站在台前对一万多民夫说道,“非常感谢你们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开展这次海贸,你们是这次出海的先头兵,为期一共六个月要在倭国干活,在这六个月的前三个月会还会有三批人马进入倭国,此次进入倭国往返一共二万人,诸位一路保重,六个月后你们还是来这个地方拿工钱,每人最低三百贯,功劳越大拿的就越多!上不封顶!”

    听到最低三千贯这个数额,一群民夫也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