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城,是一个大都市。

    这里靠近港口,往来的贸易为这座大都市带来了极为繁荣的经济,栋栋耸立的洋楼钟塔,川流不息的人群车流如同游鱼一样穿梭在这座年轻迸发活力的都市。

    汽车在这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大多数富商和顶流圈子的人家里都有一辆汽车,但也不是人人都坐的起。几个拉小黄车的车夫早早的就在码头上等待着拉客,皮肤黝黑吆喝着,吃下半个馒头,还剩下半个馒头就揣在汗衫的衣兜。

    “李老三,你这是跑了第几趟啊?”

    “一个上午跑了三趟,没多少?”李老三咧开嘴,喘着气,笑着说。

    李老三是黄包车的车夫,他已经拉了三趟车了。一个上午就赚了比平时多一倍的钱,这码头上下来的达官贵人,有时候还会多赏钱,多给点小费几块钱。

    他的汗衫已经湿透了,又被码头上的海风吹的半干,想着再多跑几趟,家里还有婆娘和几口娃娃等着要吃饭。

    距离下一艘轮船到岸还要半刻钟呢,李老三抓着这点时间,把兜里已经压扁的馒头拿出来,吃了几口好补充点体力,

    伊丽莎白号的轮船发出长长的呜鸣一声。

    轮船上的旅客经过四天三夜的,终于抵达了他们的目的地,繁荣昌盛的渤海城。

    沈清川收悉好行李,就告别了史密斯船长,一个人提着一个笨重大皮箱跟着人群走下轮船。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深深地呼吸着这座大都市的空气,博海城,我来了。

    来接沈清川的是沈家的老管家梁伯和一佣人,来往的人多,人头攒动,梁伯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抬着眼睛寻找着哪位是沈家三少爷。

    从轮船下来的大多数是洋人,沈清川跟几个黑发黄皮的青年人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老管家梁伯对沈清川样貌的记忆还停留在□□年前,他候在码头边上,已经等了有半个多小时。

    “小庆啊,你去看一下三少爷下来了没有?”

    “人这么多,哪个是三少爷啊?”

    “你瞧,哪个年轻人的衣襟前,有一条黄色的丝绢的,那个人就是沈三少爷了。”老管家梁伯年纪大了,有些老花眼。

    虽然每年三少爷都会寄家书和照片回来,但是他人老眼花,这眼力实在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