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师施为郡主,并且为她加封地和食邑的圣旨很快便下来了。这道圣旨一出,国公府阖府上下都惊了。

    庆朝的公主地位尊崇,虽比不得皇子郡王,但均有实封。

    昌宁长公主的封地便是在鱼米之乡江南的昌宁县,只是公主不会就封,只享有封地的税收。昌宁公主膝下无子,按照法制,公主离世之后,朝廷会收回封地和食邑。

    但凡事皆有例外。

    若是非常受宠,公主的女儿也能继承其食邑。

    上一世,昌宁公主的封地自是被收了回去。彼时,师施以为自己能做太子妃,对此便并不怎么在意。

    重来一世,她才知道自己有多傻!

    这女子腰杆儿硬不硬,从来都不是夫家给的,而在于娘家和自己!

    太后和皇帝不是说最疼她吗?

    既然如此,一块小小的封地自然是不能吝惜了。

    若是师施想要的是昌宁县,就算太后与皇帝同意,怕是朝臣们也会反对。但如今,她要得只是岭南道的一块微不足道、基本没人要的小地,自然不会有人上赶着去讨嫌。

    毕竟,谁不知道长乐县主,哦不,长乐郡主受宠?

    再加上卫国公府的威势,聪明人都选择明哲保身,毕竟岭南道的一块小地并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并不包括太后。

    莫说是一县之地,便是一粒米给了师施,太后韦氏都觉得心里不痛快,跟割了她的肉一般,浑身不得劲!

    慈宁宫里,气氛很是不好。

    太后躺在软榻上,面色阴郁,冷声斥道:“果然是那个狐媚子生的,与她母亲一般,惯是个会笼络人的!”

    韦氏是越想越气。